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新闻

5G面临风险大考:我国过半工控系统带毒运行

2019-06-24 12:36来源:科技日报编辑:admin人气:


 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,5G建设的全面铺开,加速了工业互联网的普及,与此同时,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加速扩容。

  6月22日,“2019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”发布《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(20182019年)》,其中数据显示,2018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市场增长率达33.55%。预计2019年市场增长率将达19.23%,市场整体规模增长至93.91亿元。

  这组数据佐证了这样的现实,传统的安全防护策略已难以为工业全产业链抵御外部攻击,即便5G可以盘活传统工业的活力,它首先要过的是安全风险大关。

  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状况不容乐观

  随着自身防护能力较差的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接入互联网,海量工控系统、业务系统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。

 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宇燕说:“互联网和工业的深度融合,打破了传统工业领域相对封闭可信的环境,将互联网的安全威胁渗透进工业领域。网络攻击直达生产一线。”

  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介绍,工业环境最大的威胁是专有的靶向类恶意代码,如大家熟知的震网、火焰等病毒,它们的攻击对象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工程师站、操作员站、服务器等主机以及DCS、PLC等控制器。目的是,通过逐级渗透至现场层控制网络,直接对主机及现场控制设备进行恶意操控和逻辑篡改,达到破坏工业生产流程和损伤物理实体的目的。

 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状况不容乐观,仅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20余家典型工业企业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安全检查评估时就发现了2000多个安全威胁。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说:“我国的工控系统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构成,运行环境相对落后,大量的工控系统采用私有协议通信,缺少安全设计和论证。多数情况是牺牲安全性、换取稳定性,安全更新维护不及时,这与我国的科技水平有关,特别是不能实现自主可控有密切关系。”

  首先守住工业主机防护大门

  工业互联网涉及诸多设计及全产业链各环节,我国正在从政策、标准、规范、体系框架角度勾勒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大蓝图。

 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左英男认为,工业信息安全一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的安全体系,才能最终解决问题,但目前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工业主机的安全防护。

  左英男对科技日报记者说:“工业主机如同信息世界通往物理世界的大门,所有的生产控制指令、数据的获取都通过工业主机下发给具体的工业控制设备,如果守护好这个大门,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非常多的安全问题。”

(来源:科技日报)

  • 凡本网注明"来源: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,http://www.fj.zawww.cn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  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




图说新闻

更多>>
北京门头沟区(塌陷)发生2.6级地震 震源深度0千米

北京门头沟区(塌陷)发生2.6级地震 震源深度0千米



返回首页